很多人认为胃下垂的认识不太详细,腹部会出现膨胀感,平时会出现消化不好的症状,有可能患上胃下垂。其实不是全部,胃下垂的症状有怎样的表现,如何诊断,以下介绍胃下垂的诊断和预防方法。
临床表现:
1、腹胀及上腹部不适:患者多自述有腹部膨胀满感、重量、压制感。
2,腹痛:持续性的隐痛很多。饭后经常发生,和饭量有关。饭量越大,疼痛的时间越长,疼痛也越重。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,饭后的活动大多会加重疼痛。
3、恶心、呕吐:饭后活动时经常发作,尤其是饮食过多容易出现。这是因为一次进入大量的食物,增强了胃壁韧带的牵引力而产生疼痛,伴随着恶心、呕吐。
4、便秘:便秘多为顽固性,主要原因是同时有横结肠下垂,对结肠肝曲和脾曲呈锐角,通过得慢。
5,神经精神症状:胃下垂多种症状长期折磨患者,由于精神负担过重,出现失眠、头痛、头脑模糊、麻木、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。低血压,也有心悸及立性失神等表现。
6,健康检查:可以看到瘦小的体型,上腹部压痛点不能根据立卧位的变动而固定,有时使用冲击触诊法,患者快速变换体位时,可以听到脐下振水声。上腹部容易接触大动脉搏动,常伴有肝下垂、肾下垂以及结肠下垂的症状。
所以,对于胃下垂的预防活动来说特别重要的是,胃下垂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,不要暴饮暴食,要记住要少吃。另外,特别是饭后,请不要参加沉重的体力活动和激烈的运动。除此之外,也有放松的心情。
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相信对大家都有所帮助,平时注意自己的胃肠健康,如出现胃肠道不适,请及时了解原因并寻求正规治疗,以免造成更大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