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患者认为血便是痔疮引起的。事实并非如此。惠州友禾医院胃肠科医生指出,血便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,可累及全身各部位系统。它可以是上消化道疾病,如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出血性胃炎和食管炎、胃肿胀和病变,也可以是下消化道疾病,如直肠息肉、结肠炎、痔疮、肛裂、肛瘘和肛部直肠病变,甚至是消化道的一些系统性疾病,如白血病、肾功能衰竭等。忽视血便的直接后果会使许多疾病失去良好治疗的机会。
便血是一种症状,其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:
1、痔疮:血便通常发生在大便过程中或大便后,以滴血或喷雾的形式出现,血呈鲜红色,血不与粪便混合。痔疮引起的大便出血。痔疮时,血液常与粪便混合,有时伴有痔疮脱垂,形成水肿,可立即引起疼痛。严重痔疮患者可导致贫血。
2、肛裂:肛裂引起的大便带血,鲜红血迹,用卫生纸滴或擦后有血迹,排便后肛部剧烈疼痛。
3、直肠、结肠息肉:血鲜红色,微痛,血与大便不混。直肠息肉和乙状结肠息肉引起的肠出血。排便后有血或暗红色血,直肠息肉偶尔伴有息肉脱垂。
4、溃疡性结肠炎:出血伴粘液或脓性血便,伴有腹痛、发热、大便频繁等。
5、直肠恶变:血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,呈滴状附着于大便表面;在后期,经常出现脓性血便,伴有肛部直肠脱落、体重减轻、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。肠恶变、直肠恶变引起的大便出血。表现为粘液性脓性血便或暗红色血便,晚期恶性肿胀大便有臭味。
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应当进行早期发现、预防和治疗,防止疾病扩散和病情恶化或发生不可治好的恶性变化。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胃肠的问题,请联系在线咨询!